世界杯押注平台综合本文件规定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的术语和定义、种类、形状和规格、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透过试样而偏离入射光方向的散射光通量与投射光通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对于本方法来说,仅把偏离入射光方向2.5°以上的散射光通量用于计算雾度)。
4.1.1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以下简称头盔)按适用对象分为 A 类盔、B 类盔两类。A 类盔为 摩托车乘员头盔,适用于摩托车乘员和电动自行车乘员;B 类盔为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仅适用于电动 自行车乘员。
4.1.2 头盔按形状分为 1 类盔、2 类盔、3 类盔。1 类盔形状为全盔,2 类盔形状为 3/4 半盔(春秋盔)、
3 类盔形状为 1/2 半盔(夏盔),如图 3 所示。各类头盔的种类、形状和适用对象应符合表 1 规定。
头盔根据头围尺寸分为特小、小、中、大、特大五个规格,头盔规格、世界杯押注平台手机版下载头围尺寸及对应的头型型号 应符合表2规定。
头盔结构包括壳体、缓冲层、舒适衬垫、佩戴装置、护目镜等,不同分类头盔需具备的结构组成应 符合表3规定。
a)使用质地坚韧,具有耐水、耐热、耐寒并能吸收冲击能量的材料制成; b)覆盖 5.2.1 所规定的保护区。
b)外表面无高度超过 5mm 的硬质突出物,但容易脱落的部件不在此限内,并且不包括以下情况: 固定眼镜的装置,固定镜片的装置。所有硬质突出物应倒圆角,高度不大于 2mm 时,突出物的 最小倒角半径为 1mm;高度大于 2mm 时,突出物的最小倒角半径为 2mm;
d)壳体外表面应有总面积不小于 3200mm2、逆反射系数不低于 70cd/lx·m2 的反光材料,且在左、 右、后三个方向可见。
b) 如果佩戴装置有双 D 环、滑动棍等系紧装置,在佩戴装置调节时,需保留其足够的调节余量;
c) 佩戴扣等快卸装置的打开方法简单易行,世界杯押注平台手机版下载并能防止可能产生的误操作,打开机构所用的推杆、 按钮或部件为红色或橙色,只有在有意识操作时才能被打开;
d) 如果固定系统设计为通过对某一部位施加压力造成释放,则在该部位的运动线路上直接用一个 直径为100mm的硬球以100±5N力按压时,系统不会释放;
5.2.1.1 A1 类盔、A2 类盔、B1 类盔、B2 类盔:保护区应覆盖图 5 中的 ACDEF 包线以上部分;试验区 应覆盖图 5 中的划线区域。不同规格头盔的保护区和试验区范围尺寸应符合表 4 规定。
5.2.1.2 A3 类盔、B3 类盔:保护区应覆盖图 6 中 A-A´线以上的区域;试验区应覆盖图 6 中的划线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头盔质量(含附件)应符合表5的规定。
按照6.4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左、右水平视野应不小于105°,上视野应不小于7°,下视野应不 小于45°。
按照 6.5.1 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护目镜应不破碎或者破碎后不出现边缘角度小于 60°的碎片。
按照6.5.3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护目镜应无明显的破损、凹陷等损坏;按照6.5.2规定的方法复测 护目镜的雾度,应小于或等于10%。
a)在 630N 的作用力下,沿试验轴的形变量与初始载荷 30N 的形变量相差不大于 40mm; b)逐渐卸载恢复载荷为 30N 时,所测得的形变量与初始载荷 30N 的形变量相差不大于 15mm。
按照6.8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不应出现系带伸长量超过25mm或撕裂撕断、连接件脱落及搭扣松脱 的现象。
——加速度超过150g的作用时间小于或等于4ms; 试验完成后,壳体不应有碎片脱落(容易脱落的部件除外)。 b)A3类盔、B1类盔、B2类盔、B3类盔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加速度超过200g的作用时间小于或等于2ms(加速度峰值均不超过300g时,此项不作要求);
——加速度超过150g的作用时间小于或等于4ms; 试验完成后,壳体不应有碎片脱落(容易脱落的部件除外)。 注:g=9.80665m/s²
分度值不大于0.5mm的长度测量器具、水平仪、分度值不大于0.1°的角度测量器具及表2规定的试 验头型。
目测检查头盔的组成、结构。用长度测量器具检测壳体内、外表面的连接件、下颔系带宽度,用角 度测量器具检测镜片的最高打开位置。
裁取总面积不小于50mm×50mm的反光材料,按GB/T 18833方法测试其逆反射系数。 将头盔佩戴到相应规格的头型上,在头盔顶端加 5kg 载荷,使头盔的前额边缘与头型的参考平面
一致并满足上视野要求,测量头盔的保护范围,并标出试验区,检查形状、尺寸是否适体,确认头盔的 规格尺寸。
对于被测头盔型号中具有不同规格的,选用最有可能得到不好结果的规格进行测试。按6.2.2要求 把头盔正确地佩戴在合适的头型上,检查下述三个方向上被限定的视野范围内是否有任何阻挡视线的部 件:
a)左右视野(水平视野):二面角的两个部分与头型对称平面成对称关系并位于参考面与基础面 之间,这些二面角均由头型对称平面与对称平面形成的角度不小于105º的垂直面构成,其边为 直线 头盔护目镜性能测试
穿孔器质量:0.3kg±10g; 穿孔器的锥角:60º±1º; 穿孔器的锥尖半径:0.5mm; 落锤质量:3kg±25g;
将配有护目镜的头盔按6.2.2的要求佩戴到相应规格的头型上。将穿孔器垂直置于头型上方,且与 镜片对称面的K点垂直并接触,将落锤从 1m±0.005m 的高度冲击穿孔器的顶部 (高度是穿孔器的顶部 表面至落锤下部表面的距离) 。
将被检验护目镜置于测量装置上,在6.4.2规定的视野区域内,在护目镜上任选三点进行检验,各 点间距不小于75mm,按GB/T 2410—2008中第7.2条的方法测试护目镜的可见光透过率和雾度。
将试样安装在落沙试验设备的转盘上,要测试的区域不超出转盘,转盘的轴线 rpm速度旋转,将3kg粒度为0.5mm~0.7mm的石英砂通过重力管从1650mm
6.6.1 将头盔放置在 2 块平行板之间,用已知的负荷加到纵轴(图 11 中 L L)或横轴(图 11 中 T T) 上,最初的负荷为 30N,保持 2min 后,测量两个平行板之间的距离,然后每 2min 载荷增加 100N,直到 施加的载荷为 630N 为止,保持 2min 后,测量 2 块平行板之间的距离,随后将作用在两块平行板上的载 荷以每分钟减小 100N 直到减小到 30N,测量两平行板间的距离。
将头盔按6.2.2规定佩戴到相应的头型上。如图13所示,将引导装置与释放装置(总质量为3kg± 0.1kg)的挂钩挂在头盔后部中间的外壳上。将10kg±0.01kg的下落物体(砝码)从高度为h的高处释放, 沿导轨自由坠落,导轨装置应保证冲击速度不小于理论值的95%。对A1类盔、A2类盔、B1类盔、B2类盔, h为500mm±10mm;对A3类盔、B3类盔,h为175mm±10mm。
将头盔按6.2.2规定佩戴在相应的头型上,系带穿过模拟下颏并系紧。按照表6施加初载荷,维持30s, 随即确定标尺起始零位。在1min内,缓缦将载荷加至表6规定的试验载荷后,维持2min,随即读出标尺 指示的伸长量。
由坠落引导装置、释放机构、头型支撑装置、装有单轴加速度传感器或者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头型、世界杯押注平台手机版下载 砧、砧座及座基等部件组成,如图14a)和图14b)所示,其主要部件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由近似头部频率响应的结构及金属材料制成,频率响应1400Hz以下平坦,最低共振频率为 2500Hz。头型分A、E、J、M、O五种,应符合表7规定。头型的总质量包含传感器及连接件,其中,传感 器及连接件的质量不大于头型总质量的25%,在头型的重心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采用单轴加速度传感 器时,传感器敏感轴应调整到垂直方向5º以内。参考平面以上头型形状及尺寸应符合附录A规定,参考 平面以下头型形状及尺寸应符合附录B规定。采用单轴加速度传感器的头型,参考平面以下部分的尺寸 应大于或等于44.5mm。